拾音科技斩获金辑奖2025“最具成长价值奖”,多模态主动降噪技术引领静谧

来源:盖世汽车 作者:杜玉梅 时间:2025-11-01 14:20  阅读量:17430   
2025-11-01 14:20

2025年10月30日,由盖世汽车主办的2025第七届“金辑奖”颁奖盛典于上海圆满落幕。作为中国汽车产业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,“金辑奖”始终以“发现好公司·推广好技术·成就汽车人”为宗旨,聚焦汽车行业前沿技术与创新力量。本届金辑奖以“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”为主题,覆盖智能座舱、动力总成、智能制造等十大核心领域,旨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升级与突破。在众多优秀企业中,拾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领先的多模态主动降噪技术,成功斩获“最具成长价值奖”,成为本届赛事中备受瞩目的创新企业之一。

技术突破:从“单点降噪”到“全域静谧”

在智能电动汽车飞速发展的今天,车辆噪声控制已成为衡量驾乘体验的核心指标之一。传统主动降噪技术多局限于单一噪声源的处理,而拾音汽车科技推出的多模态主动降噪技术,通过创新性地融合“路噪、发动机噪声、热管理系统噪声”三大噪声源的协同处理,实现了全场景、多频段的噪声智能抵消。

核心优势:国产化突破与场景化创新

在技术同质化日益严重的市场中,拾音科技的多模态主动降噪技术以三大独特优势脱颖而出:

1. 多源噪声协同处理:突破传统ANC技术仅针对单一噪声源的局限,通过“路噪+发动机噪声+热管理噪声”的全域降噪架构,实现多场景覆盖,适配城市通勤、高速行驶、复杂路况等多样化需求;

2. 自适应算法优化:基于机器学习模型,动态调整降噪参数,精准适配不同路面材质及车辆负载变化,确保降噪效果持续稳定;

3. 填补国产产业链空白:当前ANC市场由赛朗、Bose等国际厂商主导,拾音科技通过核心算法的完全自主研发,助力车企降低采购成本,推动供应链国产化进程。

此外,该技术深度契合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。电动车因缺乏传统发动机的噪声掩蔽,路噪与电机噪声更易被感知。拾音科技的降噪方案以低功耗设计适配电动车高压平台,在提升静谧性的同时,避免对电池续航的损耗。

应用场景:从乘用车到智能出行生态

凭借高兼容性与灵活性,拾音科技的多模态主动降噪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场景:

- 乘用车领域:为主流主机厂燃油车及新能源车型提供定制化静谧座舱解决方案,提升高端驾乘体验;

- 商用车与公共交通:降低长途驾驶中低频噪音引发的疲劳感,提升司机专注度与行车安全;

- 智能网联融合:与车载音响系统无缝对接,支持“主动降噪+声场优化”双模式切换,适配语音交互、影音娱乐等智能场景,为用户打造沉浸式声学空间。

未来展望:技术深耕与生态共建

作为一家高速成长的科技创新企业,拾音科技始终致力于通过技术迭代与场景适配,推动主动降噪技术的普惠化应用。未来,公司将进一步优化算法模型,针对中国特有的复杂路况进行深度适配,提升降噪稳定性与可靠性。同时,通过“高性价比+高场景覆盖率”的双重优势,与国际主流方案形成差异化竞争,助力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中构建技术护城河。

拾音科技首席战略官CSO李力表示:“获得‘金辑奖’是对我们技术价值与成长潜力的高度认可。未来,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推动多模态主动降噪技术在更多车型与场景中落地,让静谧、舒适的驾乘体验成为智能汽车的标准配置。”

关于金辑奖:见证中国供应链的崛起

金辑奖自创办以来,已成功举办七届,累计超百万汽车人参与评选,申报企业超千家。从首届获奖企业中外资占比70%到如今本土企业占比持续攀升,金辑奖见证了中国汽车供应链在智能电动化浪潮中的全面崛起。本届“最具成长价值奖”重点关注具备新技术、新理念与新模式的科创企业,通过产品核心竞争力、团队背景与应用前景三大维度,评选出19家代表未来行业方向的标杆企业。

结语

在汽车产业迈向“新四化”的今天,拾音科技以创新技术重新定义了车内声学环境的标准。随着多模态主动降噪技术的广泛应用,中国汽车产业链将在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,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宁静、更智能的出行体验。

关于拾音科技

拾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,是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。公司集汽车研发服务、先进试验设备与增量汽车电子产品于一体,致力于为移动出行提供更舒适、更安全的研发技术及电子产品。已成功服务包括吉利、比亚迪、上汽等在内的50余家客户,完成150+个整车声学项目,覆盖整车设计开发、声学试验室建设、设备台架开发、座舱声学与底盘运动控制等多领域。位于无锡的智造中心当前具备年产550万个传感器及50万个控制模块的生产能力。拾音科技致力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,让拾音智慧服务于每辆车,共创更舒适、更智能的出行未来。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热门阅读

汽车点评网 分析汽车

关注汽车点评网,收听和分享“汽车秘密”

05

携手汽车点评网,为您提供更多汽车行业新鲜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