锚定国家战略,长城汽车以硬核品质护航极地科考
10月11日,长城汽车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正式签约,长城汽车将为中国极地考察提供支持,同时双方将联合开展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车辆研发测试研究项目。
此次合作,不仅是长城自主研发技术与极地保障需求的对接,更是长城汽车锚定国家战略方向、支持科考工作、诠释品牌担当的体现。
从这一刻起,长城汽车将成为南极考察保障团队的重要一员,肩负起为中国极地科考事业保驾护航的重任,也拉开了双方在多个领域深入合作的序幕。
严苛筛选,何以是“长城”?
南极,这片被冰雪覆盖的大陆,年平均气温零下25℃左右,部分地区最低温度可达零下80℃以下。大风是这里的“常客”,年平均风速19.4米每秒,被称为地球的“风极”。同时还伴随着强风暴雪、低气压、海盐腐蚀、冰面沟壑等多重挑战。
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展科考工作,对运输装备的适应能力和耐久性提出极高要求。因此,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对科考用车的选择标准极为严苛,车辆的动力系统、通过性、低温可靠性、油品适应能力……一项项要求如同高悬的标尺,衡量着车企的技术实力与产品品质。
多年来,长城汽车始终坚持自主研发,在核心技术领域不断深耕,并构建了覆盖2000余项试验项目的全场景试验验证体系,在主被动安全、热管理、NVH、耐久可靠等多个维度,形成了可支撑全球高标准要求的体系化研发能力。
从环境风洞实验室精准复现-40°C的极寒温度,到沙尘、暴雨、暴雪等复杂场景的反复测试,再到全动力系统在高海拔、低气压下的性能验证,以及车身结构应对复杂地形的强度验证,每一项试验都力求极致。
正是这种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品质的严格把控,让长城汽车赢得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认可。
签约仪式当天,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专家走进长城汽车技术中心参观,在环境风洞试验室目睹一辆坦克300在近-30℃的模拟极地强风暴雪环境下,顺利完成一键启动、除霜、制热等关键操作,直观展现了长城汽车应对极地气候的可靠品质。
双向赋能,共推科考装备升级
正如长城汽车副总裁刘艳钊所言,得到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认可,对长城汽车来说已经化为沉甸甸的责任。
此次合作中,坦克300柴油版将承担起南极长城站科考任务中的运输与保障工作。为确保车辆在极地极端环境下正常运行,保障科考任务顺利推进,长城汽车将派送技术人员参与科考保障任务。
这些技术人员将全程负责运输装备的管理、故障处理与数据采集,为科考队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,有效提升现场科考任务的机动性与应急响应能力,让科考队员在遥远的极地也能感受到来自中国汽车企业的坚实保障。
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也将联合长城汽车技术人员探索建立更成熟的“现场技术保障机制”,以满足未来更多类型的科考任务需要。双方还将以南北极科学考察为验证场景,联合开展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车辆研发测试研究项目,围绕极地用车保障、整车极寒验证、极地场景共研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。
这无疑是一场“共赢”。在协作过程中,长城汽车可以把极地环境数据纳入产品研发与工程验证体系,推动量产车在低温、强风、暴雪等极端条件下的性能优化;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则可借助长城汽车的工程能力与实验资源,提升科考装备的国产化水平与应用效率。
这种双向赋能的协作机制,有望为我国极地科考装备自主可控探索一条可持续、可复制的创新路径。
企业战略与国家使命“双向奔赴”
从“长城车”到“长城站”,三个字的转变,背后还是中国制造业与国家战略的深度融合,是新时代企业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使命的生动实践。
极地科考作为国家科技实力与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,不仅关乎地球环境演变、资源探索等科学命题,更承载着中国参与全球极地治理、维护国家极地权益的战略意义。
这些年,我国持续推进极地科考事业高质量发展,从“雪龙”号到“雪龙2”号极地科考船的升级,从南极科考站的扩容到北极科考的深入,每一步都离不开国家产业力量的支撑。长城汽车以“长城车”服务“长城站”,正是响应国家“科技强国”战略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举措。
此次合作,还彰显了中国制造业“以自主技术托举国家使命”的底气。长期以来,长城汽车坚守自主研发之路,如今“长城车”驶入“长城站”,本质上是将自主技术置于国家科研场景中接受检验,坦克300柴油版在南极极端环境下的每一次平稳运行,都是对中国制造业自主实力的最好证明。而其积累的极地环境数据,又将反哺国内汽车技术升级,推动中国汽车从“中国制造”向“中国智造”迈进。
这种以自身技术服务国家战略、国家战略促进技术发展的良性循环,正是中国制造业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的核心价值所在。
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,企业的发展早已不再是单打独斗,而是与国家战略、民族复兴紧密相连。真正有担当的企业,不仅要追求市场份额与商业利润,更要主动对接国家需求,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中。
此次通过服务极地科考,长城汽车实现了企业战略与国家战略的“同频共振”,在服务国家任务的过程中,重新定义了自身品牌的价值高度。
可以说,从“长城车”到“长城站”的跨越,是中国制造业的成长与蜕变,更是“中国力量”在极地舞台上的一次展示。这份深度融合,不仅守护着南极科考事业的每一步探索,更照亮了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、服务国家使命的前行之路。
| --> |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热门阅读
- 1“健康丝绸之路”建设暨第五届中国—东
- 2沪指3900点下的基金“众生相”
- 3北京发布工业旅游“未来图谱”
- 4福建沙县:“应急产业+”激发文旅消费
- 5黄浦滨江:限定款“粉色秋景”已美翻,
- 6第二届昆虫多样性评估与智能监测关键技
- 7从卖产品到卖方案!七部门力推服务型制
- 810月重磅新车一览:零跑D19,小鹏
- 9新款吉利星愿正式上市售价6.88-9
- 10香港理工大学发明先进钴基催化剂可提高
- 11比亚迪汉长续航版上市,补贴后15.9
- 12Seeds?专注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,
- 13深圳拟推行智能网联汽车车内全无人测试
- 14豪华越野新坐标!纵横G700媒体试驾
- 15中航沈飞拟向全资子公司增资约34.8
- 16聚焦清洁能源创新,绿色能源发展大会1
- 17金秋“收获季”,创富有“途逸”
- 18亿利达为子公司提供5,000万担保
- 19央行开展116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利
- 20「傍」上山姆,有友得「救」?
- 21无人配送市场来了「新势力」
- 22豪威推出用于汽车外置摄像头的下一代8
- 23“敦煌绿”横空出世!全新坦克500H
- 24热销超2亿引爆国庆楼市,中建白云之星
- 25正泰电器为54家子公司提供近13亿元
- 26告别选择困难!蓝牌轻卡就东风多利卡康
- 27德明利001309.SZ:持续与包括
- 28许家泰率队夺魁,中国赛车迈向世界新起
- 29绍兴:上调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青年
- 30中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储能电站扩容工程
汽车点评网 分析汽车
关注汽车点评网,收听和分享“汽车秘密”
携手汽车点评网,为您提供更多汽车行业新鲜货。
